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工业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总


编者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本文汇编了北京工业大学程思政教案例,分为家国情怀篇、责任担当篇、文化自信篇、制度自信篇,四个栏目进行展示,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家国情怀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息息相关。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使其具有终身发展能力。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弘扬家国情怀,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家国一体意识,强化家国认同,以家国天下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维系在一起,继承“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优秀传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本栏目分享的主题是基于“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们立足学科专业视角,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蕴藏其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有效汲取和提炼,促进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1

任课教师:杜家政(材料与制造学部)

案例主题:家国情怀

章节名称:CH5.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第5章,第2节)

案例意义:工程力学理论涉及很多定理、定律,也涉及很多单位、符号,但大多数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在教科书中少之又少?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特别要介绍创造知识的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科学精神,突出中华民族的优越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本案例在讲到胡克定律的时候,必然会介绍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年-1703年),然而比胡克早1500年的中国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127年—200年)就对这一定律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不过郑玄也只是对《考工记·弓人》进行了注释,而《考工记·弓人》还可往前追溯到1000多年的西周(前1046—前771)。可见,比胡克早2500年,胡克定律的实际应用就已经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出现了,于是中国很多力学家呼吁,应将胡克定律修正为郑玄-胡克定律。

科技报国、嵌入心田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I

任课教师:耿淑琴(信息学部)

案例主题:复杂嵌入式系统工程项目中的家国情怀

章节名称:ARM处理器硬件接口电路结构和集成思想(第3章)

案例意义:嵌入式系统是集成多国器件和芯片的软硬件系统,映射了系统科学哲学观中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有容乃大的集成思想;嵌入式系统快速迭代和软硬件协同设计理念,映射了要以民族情怀和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球一体化。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将会有无数的嵌入式系统终端加入物联网,这必将对传统系统产生强烈冲击。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警醒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研究和学习嵌入式系统,扎实专业素养,力争科技报国。

本案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将高尚的人格与远大理想相结合,将钻研进取与坚定信念相统一,运用系统科学哲学的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嵌入式系统教育教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辨析软硬件广义泛在环境,找准泛在软硬件环境融合与矛盾呈现的规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国家复兴、微电子专业蓬勃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进而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培育担当新时代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数列收敛、情怀无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工)

任课教师:黄秋梅(理学部)

案例主题:极限概念中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

章节名称:数列无穷小与极限(第2章,第1节)

案例意义:通过介绍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的故事引出数列的定义。阿基米德应用的数学原理是几何倍增原理,让学生理解这个数学模型的可怕之处在于,如果一个数字大于或等于2,则按几何级数增加时,其倍增的速率是十分惊人的。并教育学生:依靠自身的单一资源难以获得持久的成功与发展!1永远是1,当我们战胜自己,追求更广泛的合作与发展时,我们的心境达到1+1大于2的境界时,即:当我们努力掌握和去实践倍增原理的时候,我们将具有更长久的更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

通过芝诺悖论和庄子悖论,引出数列极限的直观解释。案例让学生了解极限的思想在公元前200年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用我国数学的辉煌成就来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发展中学习和传承祖先文化,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传承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案例还能让学生理解到:两个悖论背后虽蕴含了极限思想,但是他们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没有把问题建立在合理的逻辑之上。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诡辩与科学的区别在于逻辑,凡事都要讲逻辑、讲科学,否则就会变成诡辩家。高等数学正是一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的课程,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恪守初心、甘当基石

课程名称:路基路面工程

任课教师:王超(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道路工程中的中国故事

章节名称:路基路面工程引言(绪论)

案例意义:本案例以课程的建设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结合道路工程学科/专业的过去、现状及未来,依托道路工程领域知名专家(院士)奉献祖国、突破关键瓶颈技术难题等工程实例(“强基薄面”沥青路面设计思想、钢桥面铺装理论与实践、特殊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等),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对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教育和引导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厚植远大的交通报国理想与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交通强国”光荣使命,助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专业素养。

直面现实、报国图强

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及工艺

任课教师:王如志(材料与制造学部)

案例主题:从半导体材料工艺的历史与现状中感受爱国情怀

章节名称:半导体材料概述-半导器件发展史(第1章,第2节)

案例意义:在全国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本课程以网络在线的方式授课,采用了“叙事论人,家国情怀,以大抓小,从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半导体材料及工艺中的一些定义、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中的半导体芯片“卡脖子”事件,介绍半导体材料名词及相关历史人物,特别强调半导体材料发展中做出世界性突出贡献的中国半导体奠基人黄昆等物理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科研条件,回归祖国,甘于清贫,努力奋斗,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课堂互动教学方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气氛融洽热烈。在每堂课的开始阶段,结合知识点,讲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最新前沿与发展现状并结合在线课堂小测试与知识抢答,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热爱与兴趣,使其逐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学习知识到勇于创新。

通过互动了解同学们学习半导体材料及工艺这门课的求知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引导,实例说明等方式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与兴趣,鼓励自由发言,提出创新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意识。同时,始终穿插“思政”教育,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对家、对国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

在课后的微信互动群或在线课程学习交流中,时常鼓励大家,在特殊时期努力学习,为中国早日战胜疫情而加油!同时,期待大家奋发图强,再接再厉,努力学好半导体材料及工艺,为提升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不再为被别人“卡脖子”而奋斗,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赤胆忠诚、科技强国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任课教师:陈华敏(信息学部)

案例主题:我国学者在微波领域的贡献

章节名称:浅谈电磁学(绪论)

案例意义:本案例通过介绍该课程领域的我国古代人物、革命先烈、当代科学家,以及电磁学在我国先进装备上的应用,在为学生奠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强国信心、报国赤诚和科学精神,如:

1. 介绍我国古代在电磁学领域的发现和应用,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古代在电磁应用和发展方面的贡献;

2. 介绍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利用电磁波技术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我国磁悬浮列车、歼-20等的发展,向学生展示我国一直在民族独立、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奋发前行;

3. 追忆林为干院士在微波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爱生如子,竭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感人事迹,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和美德,指导学生学习和弘扬林院士“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学术精神和“赤胆忠诚、科技报国”的爱国精神。

4. 介绍中国科学家们在微波领域对世界的贡献,彰显中华民族在科技崛起、复兴道路上的卓越成就。

5. 以校内学生基于电磁理论的科技实验为例,消除学生对科技实验和科技创新的恐惧感,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探究热情。

报国初心、爱国情怀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导论(双语)

任课教师:柳堤(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认同意识

章节名称:Develop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China (第1章)

案例意义:能否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交通工程导论(双语)”的课程思政,要切实把“四个自信”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过程当中,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和锤炼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把自身专业前途与党和国家发展需求紧密联系,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责任担当篇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一代人担负一代人的责任,这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光荣的使命感,激励大学生发挥活跃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其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主力,成为时代责任的担当者,意义重大。

本栏目分享的主题是基于“责任担当”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程案例,以教学实践的亲身感受,培养学生们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履责中成长,在认识时代使命的基础上拥抱新时代,在担负时代使命的过程中建功新时代,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奋勇前行的英姿。


一、工程师的素养

01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任课教师:许成顺(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责任和职业道德—工程事故分析

章节名称:浅基础设计(第2章)

案例意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它涉及到工程勘查、地基基础方案、设计计算到施工图的绘制,系统性很强,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态度。本案例重点引入了实际工程建设中,因对地基承载力的判断错误或对软弱下卧层的情况掌握不详所造成的工程事故。

通过两个典型的工程事故案例,认识基础工程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性。并多处引入成功设计案例及失败案例的对比,充分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典型工程事故案例分析,突出强调工程师的责任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目前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占全世界的60%,包括南水北调工程、核电工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川藏铁路、西电东送等。这样的超级工程均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而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以外,有必要注重价值引领、人格塑造和品行培养。

二、艺术人的追求

01

课程名称:新生研讨课

任课教师:枣林(艺术设计学院)

案例主题:与时俱进的设计定义带来的设计趋势以及设计理想

章节名称:工业设计理论介绍(第7章,第2节)

案例意义:本案例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第一门学科基础课,通过浅析设计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论贯穿本课程,努力融入国家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同时强调工业设计对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并传递设计人员应承担的使命感、责任感。

本案例重点讲授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研究领域的设计趋势以及设计理想,以国庆70周年彩车设计与制作为切入口,强调设计的价值使命和设计责任意识。案例充分体现了工业设计是多学科的交互融合综合体,每一辆彩车从技术到呈现都是经历了反复论证、精益求精的过程。从设计到制作的过程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所有参与的师生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克服种种困难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对设计和制作细节的完美追求,最终才能完成了对祖国70周年生日献礼。

案例启发学生用设计师的眼光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各学科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以及正确认识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工业设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努力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脚踏实地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国庆70周年彩车设计团队及作品

三、交通人的初心

01

课程名称: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赵晓华(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逢山开路,行业破晓

章节名称:模拟信号的数字调制(第1章,第3节)

案例意义:通过在传统的交通信息控制技术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融入我国“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2443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解,推动了立德与树人,育才与育人的高校教育目标的协同发展。

案例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老一辈交通人不怕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交通人要甘于、勇于、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交通联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新时代的交通人肩负“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面向未来,更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目标催人进,奋斗正当时。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培育青年一代不断去汲取、融合、弘扬与践行中华文化责任担当内涵,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尽责任之心、行责任之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接力相传、久久为功,助力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好先行。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四、软件人的信心

01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任课教师:杜金莲(信息学部)

案例主题:使命与担当——关系模型及其数据组织应用中的自主创新精神

章节名称: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第2章,第1节)

案例意义:数据库是解决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利用的技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目前在各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构成整个社会的数据体系结构。关系模型是数据组织的基本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理论,在数据库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节以实例阐述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发展历程说明其在数据管理领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介绍关系模型及其理论支撑、让学生理解数据组织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的抽象和归纳,逐步建立起利用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建模的意识,进而培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介绍关系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codd博士提出关系模型的思路以及社会对关系模型经过的质疑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面对科学研究中的困难所应该具备的正确态度。

通过介绍我国的关系数据库技术研究状况,我国已有的数据库产品的优缺点和应用情况,让学生清楚我国在自主系统软件领域中所处的位置、存在的问题,明确每位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师肩上的责任,树立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研发国产自主软件的自信心!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五、工程师之“戒”

01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任课教师:王晶(材料与制造学部)

案例主题:从事故引发的教训中看工程师的责任心

章节名称:压杆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性设计(第10章)

案例意义:加拿大的魁北克大桥,主跨长达548.6米,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上最长的悬臂跨度大桥。然而,1907年8月29日,魁北克大桥在强度、刚度均合格的前提下,在实际承载重量远低于设计承载重量的情形下发生了坍塌事故,死亡人数75人。综合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四点:受到时代及科学认知的局限而导致的设计上的缺陷;建设公司考虑问题的片面性;现场监理的过于自负及总工程师的责任感不足。

1922年,加拿大七大工程学院将亲临过事故的钢材打造成一枚枚戒指,发给每年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为了体现是桥坍塌的残骸,戒指被设计成扭曲的钢条形状,用来纪念这起事故和在事故中被夺去的生命。这就是工程界闻名的工程师之戒(Iron Ring)。戒指戴在小拇指上,作为对每个工程师的一种警示。画图的时候,戒指接触图纸,意味着每个工程师都需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

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工程事故,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上对相关现象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一认知规律;强化学生对工程设计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切忌过于自负。

六、建筑人的使命

01

课程名称:新生研讨课

任课教师:张建伟(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心怀责任担当建造高性能建筑结构

章节名称:高性能建筑结构与绿色建造

案例意义:课程围绕“超级工程”主题,深挖我国古今重大工程结构建造所蕴含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爱岗敬业、担当奉献等思政元素,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通过对比介绍我国从古至今世界著名的高性能工程结构,从专业发展角度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专业,增强责任担当、环保与创新意识,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工程结构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展现中国古代及现代工程结构的发展与巨大成就,阐明工程结构的功能:传承历史、记载文化、彰显艺术;承载现实、满足内需、防备外侵;发展技术,支撑未来。以北京故宫、中国尊为例 ,讲解我国工程师们如何通过建筑结构创新发展来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使我国在建筑结构领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大地震的震害分析,说明结构工程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美国“9. 11”事件中 “世贸中心”为何在爆炸袭击后短时间内倒塌、我国央视大楼在“正月十五”大火后能修复正常使用为例,认识高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授课教师所在课题组参与中国尊、天津117大厦、鸟巢奥运场馆等国家重大工程结构创新与科技攻关并获得高水平科技成果为例,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担当社会责任,并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工大科研团队扛起使命,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坚持不懈

七、食品中的小康

01

课程名称:食品商品学

任课教师:孙国辉(环境与生命学部)

案例主题:食品安全与全面小康

章节名称:《食品商品学》绪论 (第1章)

案例意义:食品质量与安全关乎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食品工业和贸易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加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愈加重视。社会对高校培养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技术型人才转向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开设《食品商品学》课程,向学生系统讲述食品商品学的知识,传递思想价值理念,培养具有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食品专业人才。

本案例以“《食品商品学》与‘全面小康’的关系”为主题,将《食品商品学》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与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联起来,对于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保障食品商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商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017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在绪论章节讲授《食品商品学》的课程内容和任务时,可以将党和国家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和纲领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有机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同向同行。

八、司法中的操守

01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

任课教师:左宁(文法学部)

案例主题:监察委员会的由来、职权

章节名称:国家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第3章)

案例意义:首先,从机构设置来说,监察委员会整合了反腐败的资源和力量。在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前,我国反腐败资源和力量主要包括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机关,还有人民检察院内部的反贪部门、反渎职部门,以及预防腐败部门。监察委员会是在整合这四支反腐力量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这一部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党在反腐败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明白党对国家未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没有党的坚实领导,不可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最终胜利。

其次,从管辖范围来看,监察委员会实现了公职人员全覆盖。监察委员会将监察对象由原来的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拓展到所有的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通过这一部分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是公职人员,就应当执政为民、司法为民,未来在公职岗位上应当奉公廉洁、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后,从权力属性来讲,监察委员会是法制化的政治机关。监察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使监察委员会获得了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同等的政治地位,具有了权威性。监察委员会遵守宪法、监察法等法律,高度法制化。通过这一部的讲解,展示党的高度自觉性和先进性。党员也应当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党员更应当模范带头地遵守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由此教育学生树立尊重法律的信念,培养遵守法律的习惯,将守法、护法、爱法的法治精神融入生活,高度自律、自觉,为法治国家的昌明贡献力量。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文化自信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牢思想根基,提供精神、智慧和道义的支撑。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栏目分享的主题是基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们如何紧紧把握“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将“文化自信”设为思政教学要素,实施基于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





坚定文化立场

 

课程名称:实用文体翻译

任课教师:胡文婷(文法学部)

案例主题:汉语政论文的英译模式与意识形态立场

章节名称:政论翻译(第十一章)

案例意义:政论文章严谨而庄重,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政论文献英译70年以来,意识形态始终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翻译策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政论文献英译意识形态的宣传由较为直接的显性输出,逐渐转化为较为含蓄的隐性输出。新世纪我国将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识形态的对抗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因此,翻译教学应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外语语言教学中,将价值引领贯穿外语教学的全过程。课程内容着力引导学生辨析语言的政治,找准语言共处和语言斗争的规律,培育学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念。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教师力求以外语语言教学为依托,润物细无声的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找准语言的话语倾向和政治站位,对语言观、政治观、国家观进行引导和构建,塑造积极正确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意识形态体系,教导学生承担相应的文化及政治责任。

在政论文本翻译教学中,应向学生阐释如何通过翻译活动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地位,引导学生在政论文体翻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对学生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和构建,塑造积极正确的且符合我国国情的译者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本章教学结合相关翻译案例,以政论文本三大特征(1重伦理教谕,2重藻饰,3多意合结构)为导线,以译者责任和意识形态立场作为切入点,剖析汉语政论文本语素的中国特色,深入剖析翻译的语言意识形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对综合政论文本的翻译能力。






端正文化态度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高级)- 演讲的艺术

任课教师:张蕾(文法学部)

案例主题:如何用英语传播中国好声音

章节名称:Beginning and Ending in the Speech(第八章)

案例意义:增强中国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学生正确把握文化态度。通过演讲课程更加了解认同本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形成对待我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本课程基于不同方面的中国文化,加入带有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的演讲视频及演讲稿,让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对优良文化进行梳理,发现精华并用英语对外弘扬,讲述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而这样的相互了解,需要的“利器”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外语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对提升学生思想文化的素养有其独特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完成了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教育的过渡。因此,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有效的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将是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案例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动融入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内在价值。本课程为公共英语演讲,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中外文化的对比有效融入演讲这门课程中,培养学生树立用英语语言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思想意识,进而提高用英语输出中国元素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下图展示了案例所反映的思政映射点与融入点:






传承民族文化

 

课程名称:20世纪中国小说选读-1

任课教师:戴莉(文法学部)

案例主题:从《边城》的悲剧意蕴及文学价值中感悟文化自信

章节名称:一个民族的百年孤独(第四章)

案例意义:以《边城》为案例进行解读,通过探讨作品的悲剧意蕴及艺术特色,确立《边城》的文学价值及地位。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育人角度帮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开放自信的世界观。

具体包括:

(1)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对小说《边城》的悲剧成因分析、悲剧指向梳理,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与人沟通及交流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2)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从小说独特的人物形象设计、冲淡平和的情节设置及意味深长的开放式结局,解析小说《边城》的文学价值,启发学生认知、了解中国文学传统,从而达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3)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开阔的比较文学视野中把《边城》和世界文学经典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等进行比较,在比较视野中认识小说《边城》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从文学自信衍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感受文化魅力

 

课程名称:中国概况

任课教师:李怡(国际学院)

案例主题:北京城市中轴线中的文化魅力

章节名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第五章)

案例意义:留学生在北京长期居留、生活和学习,在北京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其对中国的印象。留学生有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强烈愿望,但因为接触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有时表现出对北京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本案例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北京、认识北京,深刻地体悟北京,并结合自己在京留学的亲身经历,增强情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中轴线模型”特展,通过让留学生近距离感知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对华的认同感。

世界主要知名城市不乏中轴线城市格局,选取这个知识点,可以引导留学生们自觉将北京与他们所熟悉的城市进行对比和比照,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从而获得一定的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感,并最终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国际人才,而这也正是“中国概况”这门课程的重要德育目标。






了解文化差异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综合)

任课教师:邹丽玲(文法学部)

案例主题:从China English中看我国的文化影响

章节名称:College life(Unit 1)

案例意义: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了英语学习中要注重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性,避免出现Chinglish,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China English 是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方式,是规范英语的一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Chinglish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汉语(母语)和英语在词汇、语法、表达习惯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学生能够不畏惧偏误,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文化层面上,通过OED(Oxford Dictionary)收录的China English 表达的日益增多,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制 度 自 信 篇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

高校肩负着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重大使命,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治理的重大使命任务。

本栏目分享的主题是基于“制度自信”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们通过讲解国内外辉煌工程的发展进程,现实情况的背后逻辑,实现课程的知识教育与制度自信的价值观教育内在融合,唱响自信教育主旋律,传播自信的历史积淀、现实基础和发展动力,在学生心灵深入埋下制度自信的种子。


从国家实力中坚定制度自信

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

任课教师:杨韡韡(经济与管理学院)

案例主题:中美贸易战的囚徒困境分析背后的国家实力

章节名称:基本分析思路与方法

案例意义:本门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受众广。将经济博弈论在我国国际关系领域的成功应用,简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从经济学专业知识角度,带领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现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本案例重点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战,以美方“打”贸易战为前提,分析中方采取不同策略后的得失,让同学们学会囚徒困境模式分析方法。在本轮贸易战中,针对美国的举措我国迅速实施一系列应对策略,对比1996年贸易战中我国的应对态度,中方态度强硬,展现出我国采取“打”的策略底气是综合国力的上升。

本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既是贸易战,也是科技战、金融战。无论在哪个领域,我国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金融领域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使得他们一次次无功而返。未来我国科技、经济领域大有可为,从而引导同学们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在制度优势下彰显协同机制

课程名称:低温原理及应用

任课教师:周峰(环境与生命学部)

案例主题:科学伦理、学科交叉、国家制度优势与低温课程教学的融合

章节名称:低温技术应用

案例意义:围绕低温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展开讲解其在日常实际中不同领域的应用,在内容上围绕低温行业技术发展现状,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融入思政元素:

(1)结合低温技术在生物冷冻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树立科学伦理、道德、法律等的综合意识,帮助学生对低温科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实际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较为综合、专业的认知和理解;

(2)围绕低温发展历史、成就和大型科学仪器的团队协作,特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悬浮技术、ITER等大科学装置研究,在研究合作方面突出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协同体制机制方面明确国家制度优势和贡献,引导学生树立多学科交叉合作意识和国家制度自信。

在详细讲解低温专业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鲜活的实例和具有说服力的素材,将专业理论知识点与实际应用、日常生活、影视素材等有机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借此展开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强化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树立科研与技术以外必备的科学伦理等综合意识,通过介绍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世界级成果取得的背后故事,以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和优势,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和认可多学科交叉、团队合作、制度优势等方面的理念,使得专业课程知识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更易于接受和传播。同时对于学生建立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历届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反馈。后续将考虑适当增加更多综合元素,以专业课为基点,撬动学生综合思想素质和科学素养的融合培养。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从辉煌工程中感受制度自信

课程名称:给排水工程施工

任课教师:杨宏(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我国盾构技术的辉煌

章节名称:管道的特殊施工

案例意义:本章内容中加入思政元素,以我国近二十年在施工技术、工业制造技术,以及工程管理水平的飞跃发展的讲解,体现出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鼓励学生奋进。

整个课程设计直接从工程实例、辉煌的工程业绩讲解入手,采用结合视频多媒体,介绍业界的科研成绩的方式,反向从结果到基础的程序,先鼓舞士气、解决应用环境和工程实施背景缺乏问题,再到讲解理论和技术基础。

在案例介绍时,通过图片、视频和PPT讲解我国盾构技术应用水平(穿越黄河的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地下盾构施工工程、自己所带学生在盾构技术上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实例),结合盾构施工工程实际视频,向学生展示:

(1)我国在大型工程应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上述成果的取得是由于我国在工程技术装备和科学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通过视频解决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利用实例和身边故事,让学生感觉更贴近实际和贴近自己,通过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进步和我们自己的贡献,使学生更受鼓舞,增加了爱国、爱专业的情怀。

通过本部分思政内容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专业、热爱国家,提升了对专业的认知和对国家的自信,反思对比原有的刻板的讲解,对学生的人生、情怀和励志,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在制度优势下护航治理变革

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任课教师:李国正(经济与管理学院)

案例主题:关于“新医改方案”的形成及其对“旧方案”的替代与终结

章节名称:公共物品供给

案例意义:本案例体现了党和政府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促进城乡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医疗制度优越性的理解。

案例围绕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及方式,以“案例介绍+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及供给方式(即以市场为主还是以政府为主),以发言及参与讨论情况作为课堂表现的考核指标并记入平时成绩,通过播放建国以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历程的教学视频,增强学生理解;在介绍案例的同时,通过中美医疗费用开支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医疗服务的认识,引发共鸣。

2005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该中心出版的《中国发展评论》上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题为《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2005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以“国务院研究机构称,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为标题,报道了这份报告,引起各路媒体的广泛转载,进而掀起一场长达数月的有关医疗问题的大讨论。2006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医疗改革话题从民间、媒体走入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议程,启动了“新医改”政策制定的进程。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出台,提出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所有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制定告一段落,也意味着对此前“市场化导向的医改”思路,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措施的取代与终结。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资料。




从建筑历程中体验制度优势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

任课教师:彭凌云(城市建设学部)

案例主题:高层建筑结构所体现的制度自信

章节名称:高层建筑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案例意义:截止2019年,中国高层建筑的规模已经连续24年位于世界第一,像中建、中铁等大型央企,目前已有多项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国。今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短短几十年,中国从一穷二白到赶超发展了200多年的资本主义强国,这正是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本课程用详实的数据把制度优势在这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展示给学生,将制度自信元素自然而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讲授高层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时,先给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钢材产量和城市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发展历程。

然后,展示1900年以前的情况是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的年代,再展示1950年以前的情况是美苏快速发展的年代。

随后,展示2000年以前的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20年的建设,钢产量超过了美国、日本,以及苏联断崖式下降。

最后,给出截止2016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钢产量一枝独秀,以及我国城市化率的进展情况。有了生动的制度优势体验,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就有了。




在制度优势下展现治理能力

课程名称:社会学专业实习

任课教师:冯若谷(文法学部)

教学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农村调研

案例主题:农村社会治理与城乡统筹发展

案例意义: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秉持“立足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专业理念,通过研究京津冀地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对学生开展国情教育,感受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深化对国家三农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等国家方针与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公民精神。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为核心议题,选取保定市安新区安州镇桥北村与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为教学案例,从农业问题、扶贫问题、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采取参观教学、现场教学、任务驱动以及小组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观察和深入剖析,并形成自身对于农村社会治理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各个小组完成实地调研与讨论后,提交一份自拟选题的调研报告,课程团队各位老师将从各自专业角度,对各小组的调研报告进行评价与反馈,并组织学生开展农村社会治理与城乡统筹发展主题汇报,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对学生调研成果进行学术研讨。

通过开展对农村社会治理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现场教学及小组调研讨论,深化学生自身对于“三农”问题以及相关国家方针政策的认知与理解,产生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农村民情更直观的体察和感悟;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实践,形成相互借鉴激发,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对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提升运用社会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素养。

特色与创新:(1)案例比较研究——聚焦位于河北与北京的两个农村,进行多维度综合参照分析;(2)小组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小组调研成果;(3)教师现场教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农村社会治理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情境中,寻找真实的社会问题,形成具有现实社会关怀的学术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案例比较、小组调研与现场教学,学生对农村社情民意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显著提升,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精神,特别是理论结合现实,学术应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与优化。首先,案例的选取,特别是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比较对象的典型性、代表性与可比较性;其次,对学生调研议题的框限与聚焦,一方面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强调学生调研议题围绕教学主题选取;再次,扩展评价与反馈来源,形成学界、政策管理部门以及基层治理机构三方面的专家阵容,对学生调研成果进行专业、全面的评价与反馈。

调研目的地

——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村景


来源丨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2年1月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课程名称

1月1日

线上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流程系统研修班(线上)

1月1日

线上

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全流程系统研修班(线上)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